你给我整片的星空,好让我自由地去来。你给我一盏知识的明灯,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
教师节即将到来,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少不了老师的教导与栽培。
是他们的谆谆教诲,无私付出,为我们照亮了未来人生的道路。
他们用青春、爱心、甚至生命,践行着授业解惑的承诺。
乡村教师背娃过河40载,把学生送往知识的彼岸
位于湖北来凤县安子村的苏家堡小学,是当地唯一的学校。学校门前有一条河,孩子们每天都要过河才能到达学校。每年五月进入汛期后,河水暴涨,水深能到达腰部。
55岁的教师侯长辉,不放心孩子们自己过河,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会来到河边,背着孩子们上学、放学。
这一背就是40年。
他瘦小却结实的肩头,就如大山里的一座桥梁,把孩子们送往知识的彼岸。
这些年背了多少个孩子,他自己也不记得。这些孩子就是从他的肩头起步,踏上了一个个美好的未来。
最美跪姿,他说,要对得起教师这个职业
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高二年级的一间教室里,有一位老师,双腿跪在垫子上批改着作业。
这位老师叫徐金中,从事教育工作27年。长时间的教学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
为了不耽误学生们的学习进度,他忍着腰痛坚持上课。为了缓解疼痛,就在地上放个垫子,跪着批改作业。
当别人问起时,他淡然一笑:“要对得起老师这个职业!”
即使疼痛难忍,即使难以站立,他也没有让学生们落下一节课,一直坚持在答疑解惑的师者道路上。
抗疫期间,他每天步行30公里
年春季网课期间,山里时常可以看到一位老人,背着一只粉色的双肩包,一个人在大山里穿梭。
他是浙江省常山县宋畈中心小学东鲁完小58岁的的乡村教师王金良。
这个书包重约10斤,里面装着学生们的作业。王老师每天背着它步行约30公里,分别到35名学生家中收发、辅导作业。
每天早晨王老师收完作业回到家,便给孩子们上网课。下午3点半网课结束后,王老师又背着书包,依次去分发批改好的作业,给孩子辅导没有掌握的知识。
30多公里的路程,他每天来回要耗费四个多小时,每天迎着朝霞出门,踏着落日余晖归来。王老师在54多天的网课期间没有休息过一天,学生们更没有落下一点功课。
王老师说:“再苦也不能亏待这些期待走出大山的孩子。”
走出大山是孩子们的梦想,感谢您为孩子们得梦想插上翅膀。35个孩子有这样的老师,三生有幸。
把孩子留在课堂,是他最大的心愿
年,大学刚毕业的豆洪波主动申请去偏远的鹿青村小学支教。
偏僻落后的学校缺少老师,豆洪波担任了语文、体育、自然和思想品德课的老师。看到贫困的学生交不起学费,他把自己微薄的工资全部拿出来资助他们继续学业。
后来豆洪波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由于找不到接任的老师,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他抱病两年坚持上课,两次血洒讲台。最后实在坚持不住,慢慢倒在了坚持2年的讲台前。
孩子们获知他的病情后,纷纷卖掉家里的粮食鸡蛋,要换钱给自己的老师治病。
而豆老师仍然要把钱留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他说:“把孩子留在课堂上,是我最大的心愿。”
后来经医生诊断,豆洪波患肾衰竭晚期,双肾坏死。
用自己年轻的身体支撑起大山深处孩子的未来,大山的孩子们深深感谢豆洪波老师的付出。
地震时,他用血肉之躯为学生们打开生命之门
年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永安坝村小学教师苟晓超,在三楼教室里看护孩子们午睡。
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地震了!苟晓超立即大喊:“同学们,赶快跑!”
午睡的学生突然被惊醒,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晓超一边大声呼喊“快跑!危险!”一边迅速抱起两名学生冲到楼下。放下学生后,来不及喘一口气,立即转身又冲上三楼,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去……
当他再次冲到三楼抱起两名学生往楼下冲去时,楼房轰然倒塌。混凝土、砖块砸向他们,他本能地将两个孩子护在怀中,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降落的砖块。
学校老师和村民们立即赶来救援,看到有人准备搬自己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苟晓超断断续续地说:“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学生。”他艰难地用手指着顶楼说:“上面……还有学生……还有……”
苟晓超老师护着孩子安然无恙,而他却因为伤势过重,医院的途中就闭上了双眼。
24岁的苟晓超老师5月2日刚结婚,5月12日是回校上课的第一天。地震时,他为孩子们打开了生命之门,自己却失去了生命。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唤醒另一个灵*。
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和成才,老师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
他们用爱心滋养灌溉着一颗颗幼小的心,
他们用最朴实最动人的行动,来践行着教育箴言,
他们用生命践行着为人师者的承诺。
感恩人生中的每一位老师,
教师节,记得给你生命中每一位师者,说声:“谢谢,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