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南部有一个以双胞胎数量而享誉中外的“双胞胎城”——墨江!据说在墨江的双胞胎比其他地方要多很多,每年的5月一日墨江都会举办“国际双胞胎节”,在这天,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双胞胎欢聚一堂,她们长相相同,衣着相同,让人很难分辨谁是谁。
在墨江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双胞村”——河西村。
那么为什么在全国中,墨江的双胞胎出生率这么高呢?
带着这个疑问,央视记者邀请了两位专家前往墨江双胞胎村,想要找出答案。
当记者刚进村,迎面就走来了一对可爱的女宝宝双胞胎。
姐妹俩长相甜美,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很是招人喜欢。
在妈妈的指认下,记者刚知道活泼点的是姐姐,谁料这两个可爱的宝宝一走到一起,记者又犯糊涂了,分不出哪个是姐姐,哪个是妹妹了。
一般情况下,我国人群中双胞胎的自然发生率约为百分之一左右,而河西村双胞胎出生率是百分之五点三。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墨江竟然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双胞世家”,一个家族中就有8对双胞胎!
记者饶有兴趣的采访了村中的双胞胎妈妈。
妈妈们说,她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生双胞胎,村里自古就有很多双胞胎出生,这可能和她们平时喝的双胞胎井里的水和这里特产的紫米和野菜有关。
在河西村流传着一种古老的说法,要想生双胞胎,就要常喝双胞井水吃紫米。
真是这样吗?专家们决定带一点井水和这里的特产回去做测试一下。
记者和专家在村民们的指引下来到双胞胎井里。
原来双胞井是两口井,一口叫做“阳井”,几米开外的另一口井叫“阴井”。
只见圆圆的两大口水井里围了几个游人,正在拿着竹勺子在喝井水。
游人说,听说喝了这双胞胎的水会生双胞胎,所以她们经常来这喝水。
记者和专家怀着好奇心也勺了一点井水喝,这井水入口清甜,非常可口,于是专家装了一小瓶井水准备带回去测量一下成份。
接下来,记者和专家在一村民家里看到了这里出产的紫米。
据村民说,这里家家户户几乎每餐都吃紫米,有紫米炒鸡肉,紫米灌大肠等等的菜品。
这里的紫米和其他地方的紫米不一样,它们是白中带着一点点的紫色,而我们常见的紫米是紫到发黑的米。
在村中走访的时候,专家们发现,这里有很多植物的叶子和果实都是紫色的,就连这里的有些地区的石头都呈现出紫色,为什么会有这一奇怪的现象呢?
原来墨江处在北回归线的中间,由于北回归线的穿过,墨江拥有更为复杂多样的气候,这里四季温差不大,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左右。
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墨江多样化的气候,也造就了这里的植物多样化。
为了记录这里的特殊性,在墨江广场北回归线中间造了一间双胞胎床,传说只要在双胞胎床上躺一下,就有可能怀上双胞胎,当然啦,这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
记者和专家们结束了几天的采访,带回了双胞胎井的水,紫米,野菜,四棱豆和当地人自己制的茶叶,带回实验室,想要揭开双胞胎的秘密。
双胞井的井水检测结果显示,双胞井的井水除了含有更多的钙质外,其余指标均在正常饮水范围之内,在本质上和其他生活饮水没有多大的区别。
专家也告诉记者,凭着现有的检测水平,只能检测微生物等常规指标,至于水中有没有其他特殊成分还没能检测出来。
当地的食物检测结果显示,这些食物中都含有较高的植物性雌激素。
专家据此推断,墨江多双胞胎的主要原因与食物中所含的植物性雌激素较高有关。
在专家看来,多生双胞胎极有可能与墨江独特的地理气候有关,正是这是独特的地理环境才孕育出丰富多样的食物。
究竟是什么原因在墨江双胞胎会这么多,也只能等科学家进一步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