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棱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好吃让我们在菜市场终老三联生活周刊
TUhjnbcbe - 2023/12/21 1:29:00

在我生长的那座小城,菜市场里,高手如云,各有际遇。

左数第三个卖鱼的摊位有两杆秤,其中一把动过手脚,熟人用一把,陌生人用另一把,街里街坊,人情轻重,在天平里被衡量。

赵屠夫随手便能划拉一块正好二两的肉,误差几乎没有,他做人也是,分两不差,一丝不苟。

卖菜的张大妈热情地帮你挑菜、甩水、称重、算账、找零,一气呵成,甩水的动作看起来很用力,其实一滴水也没有甩出来,水依旧黏在菜叶上,这样可以让每次成交多收获两毛钱,生活逼得她变得精明。

拥挤、嘈杂,活色生香,永远客似云来。菜市场是小朋友们眼里的生物世界,也是大人们生活经验的学堂。生鲜肉味,蔬菜的泥土味,剁肉声,吆喝声,浸润其中,每一处都是生动而鲜活的真实生活。难怪古龙得出结论,世上绝没有人会在菜市场里自杀,“再心如死灰的人,一进菜市,定然厄念全消,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

以前喜欢的妹子唯一一次让我感觉在她面前闪闪发光,是我带她去菜市场的时候。最水灵的芦笋、最新鲜的青菜、最能蹦跶的鲈鱼,要想有收获,必须得起个大早,还得眼尖手快。我们大清早前去,逛菜场的新鲜感消灭了惺忪睡眼,她说你真是一个会生活的人。我感觉会发光的应该是菜市场,而我只是沾沾它的余辉而已。

传统菜市场无疑是一个城市古老的生活智慧的发源地,从祖辈沿袭而来的生活文化习而不察地隐伏于其中。就像是一个城市的本土素材博物馆,透露着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生活习惯。逛当地的菜市场,可以窥见一座城市的灵*,是阅读一座城市的绝佳起点。

比如这个时候武汉的菜场,本省食材汇聚于省城,时令的新鲜肯定是这三样:洪山菜薹用来清炒,巴湖的九孔藕用来做排骨汤,买点藜蒿回去就着自家腌制的腊肉,随便炒炒便是一盘可口小菜。在武汉的任何一个菜场里,少不了的一定是卖鸭脖等卤菜的店。湖北水系丰富,适合养鸭子,恐怕是这里爱吃卤鸭的基础吧。

若是到了昆明,菜市场里都是些稀罕东西:黑色的长虫,野生的苦子,掏芽的佛手瓜,嘎哩啰树皮,四棱豆子……立秋前后,吃菌子的最好时节到来,稀罕东西更是成倍增加:从名贵的松茸、松露、鸡枞、干巴菌,到家常的青头菌、见手青、牛肝菌,更是琳琅满目。复杂的地形地貌,多元化的民族,多样化的森林形态、土壤和气候,让这里的菜场处处透着自然的恩宠。

在成都,菜市场“早高峰”刚过,麻将桌便支了起来。倘若菜贩子麻将都不打了,集体起立,那一定是因为来的这位熟客,一个人要买一大家子人的菜。讲究的家庭不吃剩菜,买得勤也买得多。

在潮汕的菜市场里,几乎每个摊位后面都放着工夫茶的茶具,闲下来的时候小贩会做工夫茶。他们熟练地用热水烫茶杯,熟练地操作着“关公围城”、“韩信点兵”这些潮汕工夫茶的冲泡手法,并招呼着买菜的街坊来喝茶。接过一杯茶,慢慢喝,就如同这里是一片奇妙的土地,其中的滋味也需要慢慢品尝。

城市阶层的逻辑也隐含在菜场之中。Haymarket是波士顿著名的周末市集,果蔬新鲜而便宜,主要由少数裔经营。以墨西哥裔为主的少数裔,将州内农民大宗出售后的剩余果蔬收购,再统一分发到各处移民区的低价蔬果店,他们中很多店主逢周末便集中在此售卖。而就在地铁Haymarket站旁边,也有个新建不久的波士顿公共市场,是本地的农场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通道,都是强调健康有机的农产品。

Haymarket

两个市场代表了两个阶层,解决着不同的需求,划分成不同特征的领地:逐步改造完成的中产阶级、各地游客的高端消费区聚集在南边;北边是移民区,平民消费,解决的是城市贫民的基本生活甚至是营生。

不得不承认,菜市场也会聚集一个城市的美食,且自然生长。

潮汕地区的鱼饭最早都是在菜市场里出售的,这个习俗沿袭至今。衡山路菜市场是汕头规模较大的菜市场,菜市场干干净净,大量叫不出名字的鱼和海鲜,北方的蔬菜与调味料,均能找到,有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其他现做小吃也少不了,春节时节,正是红桃粿上摊时刻。香菇肉末做成的馅,米做成的皮,再在模子中制成寿桃的形状。“粿”在潮汕美食体系中尤为重要,讲究不同时令做不同的粿。

湛江的东风市场能吃到新鲜现烤的生蚝,这家小店大概二十来个平方,大门外随意支了几张桌子,地面上横七竖八流淌着水渍,像几条张牙舞爪的怪蛇表示着这里的美食只为勇者准备。生蚝都是由养殖户下午四点来,当天加工,绝不留到第二天。做法简单直接,不开壳,不加蒜蓉,直接上火烤,烤得生蚝们口吐白沫时再由食客自己撬开。新鲜而肥美的食材,无需过多雕琢便能让人垂涎三尺。

同样的感受我在绍兴也经历过。在河桥经过的一个菜市场,竟然有现做的醉虾。刚捞上来的河虾,浸入*酒,三两分钟酒劲发作,动作渐显无力,一只只玉体横陈、醉生梦死时,倒入调好的底料,即可大快朵颐。醉虾滑爽,上下牙齿轻轻一挤,鲜嫩的虾肉便滑到了舌尖。

生蚝也好,醉虾也好,二三人凑一起,来点面条,平分一瓶白酒,每一天都可以这样惬意的落幕。

肉在案上,菜在篮里,生活所给养的必需和掌控餐桌的野心,不仅仅始于烹饪,而是从决定买哪几棵菜或哪一条鱼就开始了。菜场给我的安慰,像一个锚点。空茫茫不知前路,心慌慌探不到底时,去趟菜场,一通采买,洗菜切菜,剁馅腌料,乒乒乓乓的人间烟火气驱赶了不良情绪,认真吃完一顿饭,添气力也添豪气。

其实一家人就是这个样子,大家平日里赚吃饭的钱,再商量买什么菜,吃什么样的晚饭,无论我们在何方,都是这样落在实处的具体生活,它也透露着你是谁。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都在看这些

喜欢你的时候,正巧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林生斌代理律师口述:我们在准备下一步追责以食为旅,四海一家:环球寻味记好吃

回锅肉往事为什么要去一次耶路撒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一键下单「环球寻味记」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吃让我们在菜市场终老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