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棱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放射医学试题19答案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xwdt/

1、B

解析:CT平扫为极高密度一般为吸收X线比较多的骨质或钙化,而T1WI和T2WI同时为极低信号也只有骨质或钙化,因为含有的氢质子数量少,几乎不产生信号,所以才为极低信号

2、E

解析:平片主要的变化是颅内压增高征和松果体区钙化斑增大,常同时出现,儿童松果体瘤的钙化率达到60—70%左右,呈分散的点状或斑片状,直径多在1cm左右。所以本题如果X线平片钙化直径超过10mm提示病变的可能。

3、A

解析:

脑梗死在24小时内,CT检查可无阳性发现,或仅显示模糊的低密度区。部分病例可于早期显示动脉致密征(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等较大动脉某一段,由于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密度增高);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早期可出现岛带区(脑岛、最外囊和屏状核)灰白质界面消失,此即岛带征。24小时后CT

检查可显示清楚的低密度区,其特点是低密度区的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相一致,同时累及皮质和髓质。低密度区的大小和形态与闭塞的血管有关: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病灶呈三角形低密度区,基底朝向脑凸面,尖端指向第三

脑室;大脑中动脉闭塞在豆纹动脉的远端,病灶多为矩形低密度区,出现基底节回避现象;大脑前动脉闭塞,表现为长条状的低密度,位于大脑镰旁;大脑后动脉闭塞,在顶叶后部及枕叶可见半圆形的低密度区,位于大脑镰旁的后部;局灶性脑皮层梗死,表现为脑回丢失;室管膜下脑梗死,脑室边缘低密度呈波浪状。由于血管闭塞可以是多支,因此低密度的形态有时变异也很大。脑梗死后2~3周,CT扫描可出现模糊效应,即CT平扫病灶为等密度,分辨困难。这是因为脑水肿消失而吞噬细胞浸润,使组织密度增加,故CT平扫显示为等密度。脑梗死后期,坏死组织清除,可形成囊腔,CT显示密度更低。

4、A

解析:局部脑池扩大也可以是脑萎缩等脑内病变

MRI在检查颅内肿瘤方面进展很快,颇受临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