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棱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公公的菜园子第篇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中医 http://pf.39.net/bdfyy/zjft/150221/4580656.html

同样是种菜,侍弄菜园子,娘家是以妈妈为主,婆家却是以公公为主。

从平整菜园、松土分畦、选种育苗,到把种子种到地里、把菜苗栽到园里、铺地膜浇水施肥,再到给菜苗立架子、打头子、帮带子,然后每天上午下午给菜园子浇水防旱,到西葫芦*瓜茄子白菜成熟时的采摘,再到最后秋末冬初收拾一园子落败的豆角秧辣椒苗,总之菜园子的一切活计都是以公公为主。

婆婆最多就是到园子里摘个豆角*瓜,还基本是公公不在家的时候,像是摘茄子这种可能被刺扎到手,砍白菜这种需要用到刀的活,那都是婆婆一声吩咐,公公提前就做好了。

一开始,家里只种自己院子里那么一两分的菜地,后来公公又借别人家闲置的一块地,就在离家不远的山沟里,沿着羊肠小路走个几分钟也就到了。

这块地稍微大些,有个三四分,公公每年都会规划一下给地里种什么菜。

儿女和孙辈们爱吃嫩玉米,他就在东北角那块种上玉米。

红薯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年四个儿女除了大儿子和他们一起生活,不用额外带红薯意外,其他三个住在洪洞、临汾的儿女年年要拿红薯,这得种比较大的一片地,公公挨着玉米地又种一大片红薯。

接下来是西葫芦、西红柿、土豆、大葱各占一块。

南瓜比较可怜,经常被安排在地棱边,长出苗拉了蔓子以后就让它们伸展到地棱边的酸枣丛里,成熟以后拽一下蔓子南瓜也就摘回来了,不占地。

公公种菜是把好手,既会种,还勤快,遇到问题肯想办法。

山沟里的那块地虽然面积大,却不好浇水,公公就买了长长的塑料管子,计划从家里的水龙头那里,翻过五叔家的房顶,跨过五叔家的院子,沿着墙根、地垄一路拉到山沟里的菜地里。

原本老公说是回家帮忙,哪曾想等我们回到家,婆婆告诉我们,你爸心急,楞是一个人把那一百多米的管子顺好、埋好,给拉到地里了。

如今,一开家里的水龙头,水就一路“翻房越沟”到了地里了。

水在婆婆家是很金贵的,即便有了水,也不能滥用,公公最先照顾那些必须浇水才能长得好而且浇水见效快的蔬菜,比如西葫芦、西红柿啥的,对玉米,红薯、土豆、大葱就是浇水解个渴,保持不被旱死就好,主要还得靠老天爷的恩赐。

有一年老天爷一直不下雨,园子里的玉米几乎颗粒无收,只长了稀疏而又单爆的玉米秆,就没有结下穗子,白瞎了那么好的玉米籽了,公公也很无奈。

好在其它蔬菜长得不错,尤其是西葫芦,十来苗西葫芦不停地开花结果,公公婆婆紧赶着吃都吃不完,我们又不常回家,嫩西葫芦摘下放家里时间长了也不好吃,公公干脆提前把它们拔掉,又种了胡萝卜。

那年我们吃的最多的是西红柿,就在西葫芦旁边,公公种了四十苗西红柿,从栽上苗那天开始,就天天去地里转一圈,浇水、施肥、立架子、绑带子、掐头子,到什么时候干什么活。

后来鸟儿们渴的不行,发现了这片“风水宝地”后,经常趁没人的时候挑红了的西红柿吃,把好好的西红柿啄得一个洞一个洞的。

公公气得直骂娘,又弄了两个稻草人吓唬鸟儿们,然后就是去地里的频率更高了,一发现有红了的西红柿就赶紧摘回家。

西红柿可以放,也不影响口感。待摘的多了,我们一回家,就给我们带上。

那一年我们兄妹几个家里的西红柿都不用买,腌西红柿酱也不用买,都是从家里拿的,公公自己也腌了很多瓶西红柿酱。

天冷了以后,我和老公回家帮忙把地里大一些的西红柿,不管青的红的都摘了回去,在家里的柜子上、茶几上、铺了满满的两层还剩了两筐没地放。

在种菜这方面,公公还挺会规划,西葫芦熟的早,拔了苗之后再种上胡萝卜之类的。

蒜苗种的迟,等土豆收了之后又种上蒜苗,整个冬天那一小块地都绿油油的。

*瓜下架也早些,就提前撒上菠菜油菜香菜籽,出了苗之后天冷了,就再搭一个小的塑料棚子保暖,入冬以后还能吃上新鲜绿菜。

院里的菜园里种了两棵核桃树,一年多就长得高大茂盛,树下的蔬菜见不到阳光,抢不上水分,长得不好。

公公又把地畦由东西方向改成南北方向,树下的位置干脆弃之不种,省得白费力气还不出成果。

由于疫情影响,我们今年回家比较少。

这个周末回家,眼前又是一亮,满眼的绿色铺满了菜园子,西葫芦、西红柿、豆角、辣椒、*瓜又争先恐后地长起来了。

公公说,再过一周左右,沟里的蒜苗就能出了,你们兄妹几个今年一年都不用买蒜了!这是公公平生第一次种蒜,听得出来,公公满自豪的,而我们也为有这样勤劳的公公而骄傲!

朱彩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