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棱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前颅窝底巨大脑膜瘤切除术 [复制链接]

1#

患者*某某,男性,64岁,住院号。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近日患者症状加重于-6-13日入院,入院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于-6-16行“前颅窝底脑膜瘤切除术”,术程顺利,术中肿瘤全切,术后恢复良好。术后诊断:前颅窝底合体细胞型脑膜瘤

本例手术由以下医护人员协作完成:

主刀:张良

助手:张建锋

麻醉师:仲绍华

手术护士:田甜施静思

图1:术前CT提示额部类圆形稍高密度占位性病变

图2:术前磁共振提示肿瘤位置、大小约5.9×6.3×3.5cm

图3:术前CTA提示肿瘤血供极丰富

图4:术后术后磁共振提示肿瘤全切

图5:术后病理提示(前颅窝)脑膜瘤瘤,WHOⅠ级

专家点评(李新运教授):

前颅窝底脑膜瘤主要包括嗅沟脑膜瘤、筛板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鞍隔脑膜瘤、眶上壁脑膜瘤等,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生长速度较慢,病程较长,临床上由于其起源部位不同,可以表现为不同的首发症状。如起源于嗅沟的脑膜瘤,多以嗅觉障碍起病,而起源于鞍结节的脑膜瘤则多以视力下降起病,若肿瘤侵袭海绵窦,累及海绵窦内的神经,还会出现海绵窦综合征。此外,靠近鞍结节或鞍隔部位的脑膜瘤由于肿瘤后极邻近垂体柄,不少患者还会伴有垂体功能的改变,如PRL增高等。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病程长,以头晕头痛就诊,伴恶心呕吐,未有明确定位症状,易误诊,行头颅CT及MR检查提示前颅窝底脑膜瘤。临床辅助检查中,头颅MR扫描对前颅窝底脑膜瘤的诊断意义最大。MRI检查不仅可以显示肿瘤的体积及具体起源部位,而且还可以清楚显示肿瘤与邻近重要结构,如视神经、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垂体柄、下丘脑等的关系,这对指导手术人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1]。多数情况下前颅窝底脑膜瘤的MR增强扫描可见较均匀一致的强化,这与脑膜瘤的血运较丰富有关,有的情况下,如果肿瘤增强十分明显,而且肿瘤瘤内或周边有较多的血管流空,多提示肿瘤的供血血管较多,肿瘤血运丰富。本例患者术前CTA提示其内血供丰富,双侧大脑前动脉受压明显向右侧偏移,MR增强明显,其内见较多流空影,大小约5.9×6.3×3.5cm,体积巨大,且与嗅沟、视神经、垂体炳、下丘脑等关系密切,手术难度较大,术中行冠状切口经额予以全切除,切除时间约半小时,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术后严格监测血离子、尿量、垂体激素等的变化,术后患者出现一过性精神症状,目前恢复良好出院。

[1]赵雅度,王硕.嗅沟脑膜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8:-.

神经外一科(颅底脑干中心)简介

颅底脑干中心由张良(教授、博士)领衔长期从事颅底脑干疾病的治疗。

主治:①脑膜瘤②胶质瘤③动脉瘤④脑出血⑤脑外伤⑥先天性血管畸形⑦脑积水⑧三叉神经痛等

联系方式

?()-62339-

?手机:(张医生)

(李医生)

?(张医生)

(李医生)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