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中带娃久了,都快忘了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了。孩子最需要什么?是高科技的电子产品,是自称高大上的辅导班,还是各种室内游乐园?都不是,孩子最需要的是在自然中玩耍,在自然中感受,在自然中成长。对于80后或者更年长者这根本不是问题,可是,在钢筋水泥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就很缺乏了。
大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压力大了去大自然中走一走,压力就会小很多。对于孩子来说,大自然的作用更多。大自然丰富的色彩、自然的声音、各种有机物无机物、新鲜的空气,都有利于孩子的感官发育、生长发育。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孩子只要一融入大自然,立马就释放天性了,变得热情、自由,可以说,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游乐场,在大自然中,他们能立马找到新的东西和可以玩的东西。大自然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树叶的形状颜色、鸟儿的的声音、湿地的苔藓、蚂蚁搬家、蚯蚓松土,都能引发孩子的思考,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表达力、好奇心、创造力非常有益。
所以,做父母的,不管多忙,都应当拿出更多时间与自己的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嬉戏、学习、成长。亲子时光是很难得的,如果能在自然中享受有限的亲子时光,就会发现,大自然慷慨地准备了非常多的的素材供家长和孩子来挖掘。驻足观察一朵花,仔细触摸一片叶子,抱抱一棵树,跟踪一直蜜蜂研究它的采蜜路线等都是和大自然对话的方式。
最近,读到了一本在大自然中育儿的书籍《海岛花开》,给了我很多启发。这本书可以当成一本育儿书,也可以当成一本海南旅游指南,还可以当成一本海南岛植物观察手记。作者是一对夫妇,他们都是植物学工作者,他们摒弃了传统的旅行线路,以自然为向导,带领3岁的女儿在海南岛开启了一次自然的深度畅游。这是一本真实的,用相机和文字记录的海南博物笔记,渗透了作者对家庭博物旅行探索的实践心得与体会,是很好的自然育儿优秀范本。
可能有些家长要说,我不擅长讲解动植物呀,怎么带着他们进行自然旅行。其实真的不需要家长什么都懂,而是需要家长跟孩子一样对旅行中的一切充满兴趣,并与孩子一起尝试寻找答案,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引导。
对孩子来说,灌输知识不重要,开阔眼界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很重要。《海岛花开》的作者夫妇是怎么做的呢?可以参考一下。
带孩子拥抱树木、爬树、赤脚感受沙子和泥土。在旅途中、养育孩子中,切记不要让“不要、不要”掩埋了孩子体验的机会,一定要多做探索。
看到植物间的绞杀现象,除了讲解植物的绞杀现象知识外,还可以给孩子讲讲生物间的较量,优胜劣汰现象。
在海鲜市场,给孩子讲解生物分类。引导孩子根据贝壳的形状、颜色、花纹、大小等特征辨识一个摊位共有多少种贝类。仅仅贝类就启发了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吃饭的时候,吃到海南的四棱豆,带孩子去田野寻找四棱豆菜园,近距离观察四棱豆,理解万物。
看到水面的凤眼莲,告诉孩子何为入侵植物,引导孩子讨论生态平衡。
在旅途中,作者夫妇还因地制宜,带领孩子做了很多深度自然游戏,这些游戏对读者也很有参考意义。
其实,养育孩子真的不要功利性太强,孩子的感受比知道更重要。不要觉得出去了就一定要立竿见影地学习到很多知识,让孩子感知,让孩子获得内心的成长更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亲子的自然教育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定制活动。年龄小时,可以以调动五官为主,多安排找寻、触摸、比一比、画一画等简单的互动活动。年龄大一点,可以配合一些生物学知识,如寻找小动物的家、绘制声音地图、与大树交朋友等,以兼顾游戏与知识的方式开展自然教育。不管哪种方式,多让孩子与大自然连接都是没错的。在自然中长大的孩子,抗挫力、创造力、学习力都是很强的。家长们,放下手机,带着你的孩子去大自然中畅游吧。